七月,我上四面山避暑。清晨,故地重游,登山眺望,一轮朝阳,把层层叠叠的群峰染红,白雾缭绕在山峰之间,林涛翻滚、绿波荡漾,好一幅云海日出的画卷!
这画卷,让我想起了50年前在四面山响水滩森林经营所的护林员——青山爷。青山爷的学名叫黄学堂,那时才50来岁,中等身材,古铜色面孔,脸上的皱纹十分明显,显得有些老态。他一生只干一件事——守卫大山,是这片森林里的“活地图”,被山里人亲切地称呼为“青山爷”。
50年前,20来岁的我,在四面山森林经营所里当护林员,给青山爷当徒弟。一见面,就见他脖子上挂着一块吊牌——林业执法证。我见师傅十分严谨,尤其是古铜色脸庞上那双眼睛,炯炯有神。我夸奖道:“你好像铁面无私的包拯包青天。”“你过奖了,一介山民。”他谦虚地说。从此我就跟着青山爷开始了巡山护林。
外出巡山,师傅腰间挂着望远镜,肩扛一把明晃晃的砍刀,用于开路、劈荆斩棘。我背着他那支单筒猎枪,挎着干粮、水壶,足迹踏遍了方圆百里的所有林区。
等到巡山累了,我们就席地而坐,喝口茶、歇一歇。师傅喜欢喝自制的绞股蓝茶。喝茶时,他就会给我讲护林防火知识、巡山方法、森林灭火,遇到野猪、黄羊、花豹时的避险方法。特别是遇火情要鸣枪报警,还有面对盗伐、偷运木材、盗猎野生动物的情形如何处置等,每次巡山时,青山爷都言传身教,我受益匪浅。
一天上午,我们穿行了20多里路,登上了海拔1200多米的一座山。登高望远,浩瀚林海尽收眼底。“师傅,望远镜借我看看”!我忍不住想用望远镜欣赏远处的美景。不看不知道,一看便发现了动静。“师傅你看,贵州界方向有动静,好像有人在砍树。”我边看边说。
青山爷忙举起望远镜看,“快走,有人在伐木砍树!”说完我俩就急行军般往那个方向小跑去,当场抓获两个盗伐木材的山民,将他们带回场部处理。
巡山护林其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,从早到晚,要走几十里山路。每次巡山都要自带包谷粑、土豆、馒头,不到中午,干粮就没了、水壶也干了。幸好沿途山泉小溪的水清澈甘甜,路旁还有野果充饥。
还记得有一次巡山,遇上了一件趣事。那时正值盛夏,我们师徒俩巡逻回响水滩,由于天气太热,我俩便把一部分衣物放在岸上,一个猛子扎进了河滩里纳凉,没想到,林中突然窜出一只大猴子,抱了我俩的衣服转身爬到一棵大树上,叽里哇啦叫个不停,仿佛要看我们的笑话。
没过一会儿,十多只猴子聚了过来,活蹦乱跳,全部盯着我俩看,如临“大敌”一般。此时,青山爷对着猴群“叽里呱啦,啊火啊火”地喊了几声,那只大猴就乖乖地把我们的衣裤从树上扔了下来。青山爷再吹几声口哨,那群猴子立即逃进林子深处……
我惊奇地问道:“师傅懂猴语?”青山爷点点头,告诉我,5年前,有两个外地人用猴语捕了两只猴子准备带走,正好被他撞上。他把俩人带回所里,训斥、教育了一番,没处罚,不过要他俩教猴语,这样一来,青山爷就学会了猴语。他还把被捕的猴子亲自放归了山林,时不时还去投喂,对常年穿梭在山林的青山爷来说,这群猴子是他的“好哥们”。
时光荏苒,我离开四面山森林经营所已经许多年了,青山爷早已作古。但四面山的悠悠岁月我还记得,青山爷爱林护林的精神,早已注入我的记忆深处。
原载《贵州民族报》2022年8月5日